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动态 > 正文

    慧启港澳,笃行不怠——中华女子学院育慧书院成功举办研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17点击:发布人:教务部(研究生处、质量监控处)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的号召,着力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前沿数智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未来引领地区、行业乃至全球女性事业发展的卓越女性人才,2025113日至118日,由育慧书院执行院长李洁、教师任媛带队,育慧书院2023级学生赴香港、澳门开展了为期65晚的研学活动。

        一、香港大学:学术氛围润心灵 全人教育启新思

    漫步在融合英式格调与中式意蕴的校园建筑间,书院师生深深浸润于香港大学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中。校徽所彰显的国际化定位,让大家直观体悟“学术无界”的开阔胸襟;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则让学子们深切感知这所百年学府的历史厚重与家国情怀。

    香港大学法学院原副院长张宪初教授在讲座中将港大建设历史及其书院制管理特色娓娓道来,并分享学校多元招生政策——始终以综合素养为核心,注重学子的品格底色与实践能力,其全人教育的深层内涵让育慧师生深受启迪。讲座中,教授援引典型案例:部分市场主体因虚假经营、违背诚信原则,最终受到法律严惩,以此深刻阐释诚信是立身之本这一道理,让同学们明白品格修养在成长路上的关键价值。整场分享以校史为脉、以案例为证、以理念为魂,既展现了名校的育人格局,更让师生对教育本质与个人成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张宪初教授为书院师生介绍香港大学建设历史)

    在港大学姐的引导下,学生围绕AI是否会替代人类岗位”展开热议。“做马车夫而不是拉马车的马”的生动比喻,让同学们明确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探讨养老服务中情感陪伴的不可替代、学前教育专业“育人先育心”的本质需求,育慧学子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是AI时代的立身之本。

    (育慧学子围绕“AI是否会替代人类岗位”展开讨论)

        二、澳门大学:多元包容育英才 书香浸润成长路

    澳门大学具备多元融合的育人环境,超过八成的国际师资队伍、全人教育住宿式书院系统,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跨文化交流的枢纽。校园设计中“教育为主、行政为辅”的核心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教学楼的功能性美学设计、行政楼后移的布局安排,都让大家感受到平等共享的教育追求。

    (书院师生由澳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参观澳门大学)

    在课程介绍环节,招生办老师详细解读了澳门大学博士与硕士阶段的培养方案,重点介绍了涵盖10个学院与研究院的课程体系。经此讲解,书院学生明晰了澳大升学申请的具体流程、语言能力要求及奖学金申领政策,对未来的深造路径形成了清晰且可行的规划。澳大与国内外顶尖机构的战略合作成果展示,更让学生看到了一所兼具本土根基与全球格局的高等学府的担当,增强了育慧学子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决心。

    (书院师生积极与澳大招生办老师交流)

        三、香港立法会:议事堂前法光照 众声齐汇定乾坤

    为加深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法治体系及“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理解,书院师生前往香港立法会进行参观学习,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现场课堂教学。师生们依次参观了议事厅、各委员会会议室及立法会图书馆,聆听了立法会的发展历史、议员职责、立法程序,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现场参观与讲解,学生们对立法会的议事运作、制度设计以及法律在香港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价值有了更加直观和系统的认识。

    此次参访不仅助力学生了解“一国两制”背景下香港特区的法治架构,更令她们深刻体悟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激发了青年学生关注社会治理、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启发其日后在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领域进行实践探索。

    (书院师生参观香港立法会)

        四、香港保诚保险公司:专业保障护民生 初心坚守筑安心

    香港保诚保险公司负责人结合香港金融、保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运作模式及相关监管政策,向育慧师生系统介绍了其企业宗旨、业务范围及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并强调了投保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三位营业经理结合自身求学与从业经历,分享了金融保险领域的职业路径与核心能力要求,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参考,使学生们更清晰地了解到金融保险行业的职业路径与能力要求,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启示。通过此次参访,学生对保险行业在民生领域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体会到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及其在全球与内地经济互补融合中的价值。

     

    (负责人宣讲及从业者经验分享)

    (书院学子踊跃提问与积极交流)

        五、香港大公报传媒集团:笔端之下真相现 新闻传播启民智

    为深入了解香港主流媒体的运作模式与新闻传播实践,书院师生参访了《香港大公报》总部,传媒从业者们详细介绍了报社的百年发展史、办报理念,以及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作为媒体的使命与社会担当,探讨了媒体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随后,师生们参观了编辑部、多媒体制作室等工作区域,了解纸品印刷的生产过程、传统及数码印刷技术的应用及特点,直观感受了主流媒体的运作流程和在历史事件中发挥的舆论调节作用。

    学生对香港新闻媒体业态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体会到新闻工作在社会舆论引导与公共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大公报所秉持的“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宗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媒体公信力始终建立于公正与责任之上,进一步启发了她们对传媒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思考。

    https://imagex.xxpie.com/arrb--159159--26B44878-06EE-4AFA-8CB8-CA16CF733564--4?&attname=IMG_0306.HEIC&sign=1763005743671-s0000-imagex-da01ab3138b27ec7d31d5b6da42a7d5d

    https://imagex.xxpie.com/arrb--159159--331B6F7E-503D-400A-A57C-824A40768CA7--4?&attname=IMG_0323.HEIC&sign=1763005743672-s0000-imagex-aa750a6570cbc9044f9c127416beb551

    (书院师生参访大公报传媒集团)

        六、 华大智造香港分公司-香港科学园智惠实验室:智惠实验门洞开科研创新启慧思

    书院师生走进华大智造香港分公司及香港科学园智惠实验室进行参观访学。项目负责人围绕公司核心领域展开讲解,详细介绍了基因测序、智能制造与科研转化三方面的最新进展,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基因科学的前沿知识与实际应用前景。同时,师生开展实地参观,先后走进基因检测处理室、功能性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各类检测器械,直观观察高端科研设备的实际样貌,亲身感受真实的科研环境,清晰了解实验操作的完整流程。

    (书院师生聆听基因科学知识讲解)

    通过此次参访,学生们了解到华大智造在基因测序、精准医学和多组学分析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实践,参观了基因检测实验室及内部的仪器操作,理解了基因科技在健康管理、疾病筛查、农业改良和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并认识到基因科技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发展前景,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七、香港M+博物馆:艺术沉浸式体验 女性力量绽芳华

    在香港M+博物馆,育慧书院师生开启了一场颠覆传统的艺术之旅。这座坐落于西九文化区、毗邻维多利亚港的视觉文化地标,以丰富的展品和创新的呈现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现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山鸣水应”展区将传统山水哲学与光、声、科技相融合,与窗外维港海景交相辉映,让同学们在行走间体会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备受瞩目的“身临梦境”展厅,无疑是此次参访中最亮眼的存在。12位女艺术家打造的12个平行世界,打破了“观看”的单一模式,邀请观众赤脚入场、穿行互动。当同学们走进《羽毛室》,三百吨羽毛构建的轻盈纯粹空间令人沉醉,学在纯白意境中感受到独特的女性力量——柔而不弱,以温润光芒托举人心。“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览,更是一次女性情感与创造力的共鸣”,一位同学在参观后由衷感慨。

    (书院师生欣赏艺术馆展品)

    从“心灵图景”展区对复杂情绪的艺术表达,到"造物记"展区对创意制造过程的呈现,M+博物馆让同学们跳出了传统观展的框架,在触摸与感受中与艺术对话。通过这场沉浸式体验,育慧学子不仅提升了审美素养,更激发了对女性创造力的深入思考,坚定了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女性勇于表达、敢于创新的信念。

        八、澳门博物馆:古今交织品文化 中西合璧悟包容

    澳门博物馆以时间为脉络,为育慧书院师生展开一幅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画卷。踏入展厅,西班牙葡萄牙骑楼建筑风格的复原场景、海上丝路的繁忙模型、本地节庆与民俗的影音资料,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澳门从渔村到国际口岸的变迁历程。

    在展品前,同学们驻足良久:清代广州出品的广彩外销瓷、绘有西洋元素的特色瓷器,见证了贸易往来中的文化碰撞;中药行、饼铺、茶叶店等传统商铺的复原场景,让书院师生直观感受到广府文化的深厚底蕴;西式婚纱与中式花轿的并置展示,早茶、点心与葡国菜的融合菜品介绍,更凸显了澳门“一国两制”下中西文化的包容共生。

    (书院学生欣赏博物馆展品)

        九、澳门科学馆:科技互动探未知 创新思维启未来

    澳门科学馆董事长穆欣欣集作家、文化管理者与跨界实践者于一身,她兼具新闻专业功底与戏剧戏曲学博士学养,笔耕不辍,斩获汪曾祺散文奖等诸多荣誉。学子们在她身上看到温柔而坚定的女性力量:既有文字里的细腻情怀,又有决策中的果敢担当;既敬畏传统、深耕底蕴,又拥抱创新、勇拓新途。她以生动的表达,向书院师生系统阐述了科学馆的核心理念——致力于让人们从“知识的被动消费者”转变为“科学的主动参与者”。

    (澳门科学馆董事长穆欣欣向书院师生介绍科学馆)

    馆内14个主题展览厅涵盖物理力学、生命密码、新能源制造、数字二进制系统等十几个领域分支,以小单元形式排列,学生因而得以按需探索、深度体验。互动装置成为同学们探索科学的桥梁:望远镜镜片模型让大家直观了解成像原理,光谱模式互动装置可自行上手调整,各类实验器材与演示项目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书院学生与科学馆展品互动)

    半球幕影院的3D影片体验堪称震撼。动感座椅随剧情抖动,精细的画面让陨石碎块仿佛从耳边刮过,师生仿佛冲破重力束缚奔向太空,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探索热情,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科学的神奇。

    (书院师生在半球幕影院观赏3D电影)

    研学活动虽已落幕,但青春逐梦的征程已然新启。育慧学子在实地参访中,切身体会到“一国两制”下湾区发展的蓬勃活力,更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强化了青年女性的使命担当。她们在学术探访中启迪智慧,在文化体验中滋养心灵,在科技探索中激发创新,将把研学中的所见所闻沉淀为成长底气,把对家国的赤诚转化为奋进动力,以“四自”精神为帆,以国际视野为翼,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开阔的格局,深耕所学、笃行不怠,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出别样光彩。

        十、学生感言

    港澳研学之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提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深刻体会到“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感受港澳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发展脉动,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

    香港大学的学术氛围与多元的文化,让我切身感受到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基石的深远意义。随后参访的保诚保险与华大智造,从金融的国际运营到科技的自主创新,我深刻理解到金融发展与科技进步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双引擎。在香港立法会,庄重的议事环境与规范的运行机制,生动印证了“一国两制”的实践伟力。

    转赴澳门,行程宛如一场时空对话。在澳门博物馆,从海上贸易的古地图到中西合璧的宗教器物,每一件展品都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枢纽的悠久历史。而当我走进澳门科技馆,亲身体验互动科普设施、观摩国家航天成就展时,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在此刻交汇。我认识到,澳门在“一国两制”下的魅力,不仅在于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更在于将历史底蕴转化为前进动力。

    澳门大学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与书院制系统,展现了开放包容、融通中外的育人生态。这正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了独特智慧。

    此次研学是一次沉浸式的国情教育与责任洗礼。我将把这份收获转化为前进动力,保持坚定的信念,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2023级女性学专业 闫安

     

    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香港立法与行政事务的核心地标,更是香港法治精神与“一国两制”实践的生动课堂。在庄严肃穆的会议厅,我们了解到新一届立法会的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分区直选、功能界别和选举委员会三种方式产生,共同肩负着立法、监督和代表民意的重要职责。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在此宣读施政报告,议员们则在此审议法案,每周三的例会时常因深入讨论而延续。会场内灯光明亮,席位安排井然有序,体现着议事活动的公开与严谨。

    这次访学深刻启示我们,法治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而每一位公民的参与都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定将珍惜当下,拓宽视野,未来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之中,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独特的“她”力量。

    ——2023级女性学专业 陆正佳

     

    香港大学那场围绕“AI能否替代人类”展开的探讨,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合作“4C”能力,精准刻画了AI时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港大开设的AI必修课组、深耕独立思考与跨学科融合,正是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变革的育人智慧。这让我深切领悟,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真谛,在于既授人以知,更育人大格局与全球视野。

    走进澳门大学,我们通过招生讲解与实地参观,感受到其多元学科设置与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从工商管理到生物医药,澳大致力于打造跨学科、多语言的学习平台,这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契合。图书馆的先进设施与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彰显着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温度。澳大依托“一国两制”优势,以平等机制赋能女性成长。这场研学活动让我看到,港澳高校以特色育人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蓬勃人才力量。

    ——2023级会计学专业 王冬晴

     

    此次对香港保诚保险公司、大公报报社与华大智造生物公司的参访,让我明晰了育慧书院的人才培养初心,更深刻体会到企业实践对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香港保诚保险的全球化运营体系,展现了金融领域跨文化协作的魅力,让我看到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多元沟通与风险管控能力。华大智造的技术出海标杆案例,更让我直观感受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深度绑定。国际化不仅是视野的拓宽,更是专业能力、文化底气与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

    保诚的专业严谨教会我们精益求精,大公报的文化坚守滋养我们的家国情怀,华大智造的创新突破激发我们的进取之心。作为育慧学子,我们既要像华大智造的科研者般敢闯敢创,也要如大公报从业者般坚守初心,更要具备保诚人那样的跨文化协作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巾帼风采。

    此次参访是课堂的延伸,更是成长的阶梯。它让我们明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真实的产业场景,未来我们更需将所学与实践结合,以过硬本领、开阔视野与坚定信念,践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诺,在全球舞台上书写育慧学子的精彩答卷。

    ——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 罗伊彤

     

    走进香港的M+博物馆,我才深刻体会到艺术世界的多元与独特。希克展厅“从大革命到全球化”的主题展览,系统梳理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让我对本土艺术的演变有了清晰认知;东展厅聚焦国际设计和建筑藏品,直观展现出设计与日常生活、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结;南展厅以国际视觉艺术馆藏为核心,深入探索个体表达与时代背景的深层关联;西展厅则凭借灵活的空间布局,为各类特展和实验性作品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让我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漫步澳门,在澳门博物馆里,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航行线路到融合中西风格的各种器物,每一件科技与历史的融合都体现了这片土地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枢纽的悠久历史,身为大学生的我在驻足凝视中,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而当我走进澳门科技馆,就被科技的魅力深深吸引,不仅体验到了趣味十足的互动科普设施,而且观看了杨利伟航天员的真实的飞行服。

    此次研学让我极大的扩充了书本知识:在M+博物馆,我看见艺术是文化的镜像,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与个体的思考;在澳门的博物馆与科技馆,我读懂了历史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力量。这次研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让我明白,青年一代既要以开放的视野接纳多元文化,也要以坚定的信念守护文化根脉,在传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成长。

    ——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 刘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