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学期伊始,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召开了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及教学工作研讨会。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王露、党总支副书记刘洪玉、副院长范晓虹以及全体任课教师和外聘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霍烺白主持。
霍烺白介绍了新学期学院工作重点及教学要求,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随后,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美育、口语表达等8个专业教研室主任介绍本学期教研室整体工作安排、教学工作重点及难点,校内及外聘教师们进行了本学期课程分的试讲及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思路。
会议从课程内容重构、AI技术融入、教学方式创新等多维度展现思政元素的有机渗透。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聚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范课程思政框架,持续关注“AI科技赋能”,强化毕业设计展演与专业赛事实践,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力与就业竞争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关注“价值引领与传播实践”,将语言艺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聚焦优质课程开发与学术研讨,规范教学评估材料,拓展学术交流与行业资源,持续推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项目式教学中聚焦女性、家庭、儿童,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对标行业前沿需求,强化数字技术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表演专业则探索以毕业大戏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实现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引领的同频共振。美育教研室计划在新学期搭建“跨学科美育矩阵”,继续推进校际美育合作;劳动实践教研室以“劳动教育赋能专业成长”为理念,设计“专业+劳动”融合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口语表达教研室将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分阶段实施讲座与实操教学,“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王露在总结中要求各专业面对AI引发的剧烈教学变革,立足培养目标,以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AI技术赋能、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打造各专业品牌特色。主动抓住数字赋能女性发展核心议题,与科研、教学融合,为人才培养注入创新活力。范晓虹重点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做好迎接审核评估的准备提出要求,提前做好毕业季文艺学院优秀作品展演的策划等工作。
本次研讨会通过系统化研讨与案例化剖析,为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提供了多元路径。全体教师围绕思政元素挖掘、AI技术应用、实践教学创新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课程——专业——学院”三级联动机制。新学期,学院将以此次为起点,借力AI技术赋能探索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