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高校体育风采和视频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评选揭晓,我校申报的“‘足球赋能 石榴花开’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案例成功入选全国高校体育风采典型案例。(网页链接:https://app.people.cn/collectsys/collegiateSports)

北京市获此殊荣的另外三所高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共有50所高校入围高校体育风采典型案例、100所高校入围高校体育风采视频作品,入围的典型案例和视频作品在“人民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少年客户端集中展示。

2024年12月10日,国家民委、全国妇联签署了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合作协议。为落实这一协议,中华女子学院携手山东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河南女子职业学院等三所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高校以及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等国家民委六所直属高校,联合发起了“足球赋能 石榴花开”女大学生足球支教三年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达成“百千万”目标,即:培训千名女大学生足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足球教练员、裁判员,与民族地区百所中小学和村(社区)结对,面向民族地区万名少年儿童开展足球支教服务,推动民族地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

此次我校申报的典型案例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开展足球运动和支教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体育服务国家战略、扎实推进五育并举、深化体教融合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该案例成功入选全国高校体育风采典型案例,是对上述全部十所高校参与足球支教行动的肯定和鼓励。

作为全国妇联唯一的直属高校,中华女子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牢记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谌贻琴2024年教师节前夕来校视察时提出的“传递热爱足球、热爱体育的火种,让更多人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获得健康、汲取力量”的嘱托,将足球运动作为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足球运动普及和民族地区支教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2025年1月和7月,我校200余名师生组成多批社会实践服务团,利用寒暑假分赴新疆、四川、甘肃、广西、河南等民族地区开展足球支教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活动,赢得了社会赞誉,实现了我校支教大学生和当地儿童的双向成长。

未来,我校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做好足球支教社会实践工作,进一步展现女院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彰显体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独特价值,为推动性别平等、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