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社会工作学院举办“师生共成长”青年系列活动之青年教师讲座(第九讲)

发布时间:2024-06-03 发布者:社会工作学院 浏览量:

2024年5月21日下午,“师生共成长”青年系列活动之青年教师讲座在教图楼413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为郭靓雯博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老年社会学。讲座由周旅军副教授主持,社会工作学院2021和2022级部分本科生共同聆听了郭靓雯老师的分享。

郭靓雯老师以《健康转变背景下的家庭与老年人长寿》为题,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家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对老年人晚年健康长寿的影响。

郭靓雯老师从分享自己的研究经历开始。她着重强调了论文写作在提高自己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她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大家梳理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研究背景需要凸显在当前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研究问题的必要性;研究方法需要论证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法,以及在研究中如何使用这一方法;理论视角则需要紧扣研究问题和论证逻辑。

之后,郭靓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她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及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深刻社会变迁大背景下家庭与老年人健康长寿关系的研究,以及探究这种关系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婚姻状况老年人中的差异。郭老师从中国社会变迁下的老年人婚姻与家庭变动趋势、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寿命的影响、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寿命的影响、子女构成与老年人健康转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释。最后,郭老师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发现,并展示了自己进行理论思考与理论阐释的过程。

主题分享结束之前,郭靓雯老师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了“假设未来社会养老足够发达,那么家庭对老年人养老和健康长寿是否依然有重要意义”这一问题。部分同学认为不论何时家庭都很重要,因为家人的情感支持对老年人的健康意义重大。也有部分同学认为家庭将不再重要,养宠物亦能满足情感需求。在最后的问答环节,郭老师就“如何写文献综述”等问题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不仅向她们展示了规范的定量研究的整体过程,还使她们对子女在老人不同阶段养老中的具体作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讲座在合影留念的轻松愉悦氛围中结束。后续,社工学院“师生共成长”系列还将推出更多学术活动,欢迎各位同学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