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家政专业建设|社会工作学院家政学专业教师赴重庆调研学习

发布时间:2025-09-01 发布者:社会工作学院 浏览量: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家政学新专业建设,2025年8月18至21日,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李敏教授带领家政学专业教师王津捷、刘瑶瑶、陈莹骄、常敬雅赴重庆开展家政行业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把握行业发展需求、探索产教深度融合路径,同时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拓展家政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重庆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重庆市科讯培训学校、重庆海源怡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及多个社区项目,系统了解了重庆家政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创新实践。同时,赴重庆宋庆龄纪念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重温红色历史、感悟家国情怀。

深入家政行业一线

8月18日上午,一场以“融合·赋能·共生”为主题的产教融合发展交流会在重庆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举行。协会秘书长杨晶介绍了重庆家政行业在标准制定、技能竞赛、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李敏院长详细介绍了我校家政学专业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围绕员工制转型、数字家政发展、行业标准化进展、学生培养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并就实习实训、校企合作等工作达成共识。

8月18日下午,调研团队参访了重庆市科讯培训学校。校长高玲指出,当前重庆师资多集中于技能培训,缺乏高等教育背景或系统教育学训练的教师。特别在家政管理、家庭健康管理、心理照护、数字化服务等新兴领域,师资储备明显不足。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家政从业者需具备知识型、复合型、情感型服务能力,这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她强调,行业亟需更多富有温情与共情能力的人才,呼吁提升社会对家政职业的整体认同感,使每一位家政从业者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8月19日全天,调研团队走进海源怡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集团董事长张嵱、副总裁曾麟翔、党委第一书记汪锦权、副总经理刘丽等开展座谈。随后,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涪陵区西城华府物业、涪陵区民政服务联合体、涪陵区托育示范中心、重庆幸涪里阳光大姐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幸涪里敦仁街道社区食堂、涪陵区公园九里物业、万松里石磨纪公园等项目。集团工作人员陪同介绍了企业在物业服务与家政服务融合以及社区养老、政府采购服务、精准救助、社会公益、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物业+家政”创新融合发展的经验,为我校家政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红色文化熏陶 思政教育拓展

8月20日上午,调研团队走进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宋庆龄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女性楷模,她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参观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文献、图片与实物,深入感受到宋庆龄先生“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和教育情怀。这一精神为新时代女性教育与家政学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启示,也让教师们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家国情怀相结合。

8月20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综合性博物馆,这里全面展示了重庆从巴渝文化到抗战大后方的历史进程。通过参观“壮丽三峡”“远古巴渝”“大三线建设”“抗战岁月”等展区,教师们对重庆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特殊地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课程思政中融入地方历史资源提供了鲜活案例。

8月21日上午,调研团队参观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在“共画同心圆,共圆中国梦”的主题展陈中,教师们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长期合作的光辉历程,深刻体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道路。同时,展馆中展示的革命先辈的优良家教家风故事,也为教师们今后在家政学课堂中强化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提供了生动素材。

8月21日下午,调研团队参观了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和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展览以翔实的档案、珍贵的实物和直观的场景还原,重现了重庆人民在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下的生存困境与顽强抗争。教师们深切体会到这座城市作为“抗战陪都”所承载的民族苦难与坚韧不屈的精神。

两天的红色教育参访,让教师们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文化素养,也为课程思政建设积累了鲜活案例与宝贵资源。通过亲身走进纪念馆、博物馆与抗战遗址,教师们不仅重温了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更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调研团队一致认为,只有把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与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深度结合,才能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又拥有社会责任与家国担当的新时代家政人才。这既是对学科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即将入学的首批家政学新生的殷切期望。

此次重庆调研,不仅拓展了教师们的行业视野,深入掌握了家政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实践,也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与课程体系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调研团队丰富了课程思政的资源储备,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建设的育人功能。本次调研实现了行业需求与学科发展的紧密衔接,为推动家政学专业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9月,中华女子学院家政学专业将迎来首批新生,重庆调研成果也将转化为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生动素材,助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家政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