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上午,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在教图楼209教室举办“智行讲堂”第二十六讲。本讲为学院“高级社工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之一,特邀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北京睦友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西城区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主任、高级社会工作师、我校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李璐龄作专题报告,主题为《基层治理社会工作的实践》。讲座由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郝彩虹副教授主持,部分本科生及2025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到场学习。
郝彩虹副院长首先对李璐龄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其长期以来对女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工作的支持。她勉励同学们珍惜此次学习机会,通过讲座深入理解基层治理社会工作实践,为今后的学习与就业积累知识与经验。
讲座第一部分,李老师以“党建引领基层政权建设”为主题,阐述了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她指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治理的关键在于平衡“活力”与“秩序”,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发挥专业作用,通过介入与赋能推动社区更加和谐有序。随后,李老师介绍了社区基层治理的结构与主要实务内容,并结合案例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实践。

讲座第二部分聚焦“专业助力社区协商促进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服务模式。李老师首先从协商民主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阐述了社区协商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案例介绍了工作开展的阶段性与实施路径。随后,她围绕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与培育路径展开讲解,强调在培育过程中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组织发展方向正确。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她进一步阐释了“信任、社会规范与社会网络”三个核心要素,指出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建设志愿队伍,可有效增强社区凝聚力与治理能力。最后,李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组织发展阶段理论,并指出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下,社工不仅提供专业支持,更在志愿者培训与赋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协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社工职责范围、协商治理中社工的专业性与必要性以及对通才培养的建议等问题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结合丰富实务经验,进行了针对性解答,并分享了实践心得。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交流深入,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基层治理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解更加深刻。

郝彩虹在总结中对李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我们往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很多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与李老师今天的讲解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到同学论文在实践工作提炼和理论视野方面的不足,希望李老师的讲座能够为同学们未来的实习与毕业论文提供有益参考与启发。郝彩虹强调,李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者应保持终身学习,持续提升专业能力,这样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才能够抓住。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与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培养路径,举办更多高质量的讲座与实践活动,助力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实务能力,培育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社会工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