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积极拥抱并审慎应用这一前沿技术,已成为我们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为了给教师们提供丰富多元的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开展网络学习培训的同时,也组织了多场线下分享会。10月28日下午,中心邀请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副主任程祥钰副教授,举办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清华通识写作课中的应用》的专题分享会。此外,本次分享会还与工会合作,作为教职工博雅课堂的内容之一。
程祥钰老师是写作教学领域的资深专家,同时也是清华大学AI助教试点课程的开课教师。本次讲座,他以清华“写作与沟通”课程为例,系统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清华通识写作课中的创新应用。程老师指出,AI在教学中主要扮演“智能学伴”角色,作为对话者、反馈者和评价者,辅助学生进行选题思考、文献研读、文稿修改等全过程写作训练。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与AI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旨在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程老师强调,AI是重要的支持性工具,但教育的核心仍在于人的主体性与思维训练,教学中需合理引导、规范使用,避免过度依赖,以实现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
参加分享会的教师们与程老师就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包括如何辨别学生作业是否由AI完成、如何辨识参考文献的真伪、在课堂AI应用背景下教师批阅学生作业的工作量问题,以及清华信息素养课的相关经验和做法等。
未来已来,面对新技术的变革,作为高校教师要主动应变,积极求变,正如程老师在分享中所说,作为教师要思考“为什么要在教学中使用AI,是使用其生产力还是其助推力”,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的意志和精神很重要,要以“他强我更强”的思维去面对,在拥抱技术带来全新感官的同时,不要忘记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