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学校教务部、河北省三河市妇联、西柳河屯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2022级女性学系11名学生前往三河市西柳河屯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田野调查。本次实践由指导教师朱晓佳老师和肖晴老师带队前往。

(22级三河组集体大合照)
一、田野调查集体参访
(一)活动首日:开启社会实践
6月30日,活动首日三河市妇联主席祝志敏一行莅临实践周活动现场指导。通过实地查看、了解项目内容掌握活动开展情况,与学员及老师亲切交流,询问收获与困惑并鼓励探索结合理论与实践。带队老师介绍教学目标、活动安排及预期成果,之后合影留念。

(集体大合照)
当日,御香华妍非遗古法制香的李岩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制香历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晚期,同学们由此深刻领略到这一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现场展示的各种精美的合香珠手工艺品,凸显了传统香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李岩老师围绕“香药同源”理念,介绍了诸多养生知识,如沉香煮水可补气血、花椒泡脚能去湿寒等,大力弘扬中医茶疗养生文化。同学们不仅认识了香茅草、甜菊叶等散发独特香气的植物,还品尝到紫苏饮等香饮子以及香食。李岩老师还分享了自身开古法制香、让香养走进千家万户的巾帼女性创业经历,为同学们带来关于妇女发展的别样启发。

(参访御香华妍非遗古法制香地)
(二)红色传承与文化体验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诞辰日,实践团队在郝书记带领下慰问当地老党员,聆听奋斗故事,感受奉献精神。随后,郝书记引领团队参观了涂作潮陈列馆。在馆内,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涂作潮的生平事迹,被他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精神深深打动。陈列馆中丰富的史料与展品,生动展现了涂作潮在艰苦岁月中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的伟大历程。


(参访村委会和涂作潮陈列室)
下午,在西柳河美术馆,王玲玉老师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馆内陈列着精美的非遗景泰蓝作品,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此外,版画工坊还为师生们提供了版画体验机会,让大家亲身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参访西柳河美术馆)
在交流期间,王玲玉老师向实践团队分享了美术馆的发展现状。王老师提到,不少艺术家出于子女教育考量来到燕郊,孩子们面临着回原籍读书或留在此地求学的抉择。与此同时,当地书记为推动乡村艺术蓬勃发展,展现出高度的担当与魄力,自掏腰包邀请画家为村子精心绘制涂鸦,以艺术之力为乡村增色添彩。
(三)特色产业与电商直播
7月2日上午,杨庄镇鲍各庄村葫芦文化产业的王小培引领实践团队参观葫芦文化基地。同学们详细了解了葫芦的生长环境,感受葫芦从幼苗到成熟的奇妙历程。基地内,各类精美的葫芦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凝聚着手工艺人的智慧与心血,充分展现出葫芦文化产业在乡村特色发展中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参访三河市诚信电商直播基地)
紧接着,团队来到三河市诚信电商直播基地。基地负责人“钻石姐”分享了直播创业经历。2022年,她从会计转行投身直播行业,一条短视频便成功打开玉米销售市场。在当下电商环境中,网络媒体成为核心获客渠道,如茶香干销量借势激增。但电商竞争白热化,“钻石姐”创业历经波折,账号被封、疫情聚众被约谈。即便如此,为解村民农产品滞销难题,她顶住压力组织活动,7天售罄3万斤山药。


(参访三河市诚信电商直播基地)
谈及大学生投身电商,“钻石姐”认为他们有低成本试错优势,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趋势。因行业特性不同,直播形式有别:实体老板出镜易获信任,拆卡类展示产品就行。基地里年轻人多,女生多于男生,尽管电商潜力大,可部分家长仍存疑,转变观念迫在眉睫。“钻石姐”强调,电商运营中产品重于个人IP,这行耗时耗力,付出虽未必换来直接经济回报,却能提升个人影响力,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7月3日上午,实践团队走进龙珐琅景泰蓝展列体验馆,探寻景泰蓝工艺。以瓶制作看,先三段锤接烧炭成型,关键的掐丝需工匠用镊子手工将特制紫铜丝掐成花纹,难度大,之后用白芨粘丝,高温使其牢固。接着依图案填珐琅釉并注重色彩搭配,再入约800°C高温炉烧蓝,最后经磨光、镀金,一件景泰蓝作品完成。同学们还参观众多展品,感受工艺魅力。

(参访龙珐琅景泰蓝展列体验馆)
(四)公共安全与社区治理
当天,实践团队还参观了北京爱翌安邦应急科技公司的公共安全体验馆。同学们在这里体验了触电感受、不同强度的地震震感,学习了消防安全知识,模拟火灾现场使用灭火器灭火,实践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解公交乘车秩序,模拟撞车场景、地铁停电逃生、飞机逃生气囊使用,学习应对台风、雷雨风暴等气象灾害知识以及绳索打结、电梯求生方法等。




(参访北京爱翌安邦应急科技公司)
下午,在刘晓丹带领下,团队来到三河市行宫东街福成五期淮福苑社区党群社区中心的妇女之家。大家参观社区食堂了解便民服务,走进妇联办公室知晓调解作用,参观各功能区感受多元空间。团队关注到社区针对35岁以上妇女的两癌筛查活动,社区通过小区和物业群通知,分阶段在各社区轮流开展免费检查。此外,妇女之家还为夫妻矛盾、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相应服务。


(参访淮福苑社区党群社区妇女之家)
二、田野调查之分组调查与研讨
实践期间,各小组围绕不同主题展开深入调研:
(一)第一组:文化创业中的“真与假”叙事
该以三河市文化创业组织为案例,深入探讨文化产品中 “真与假”的叙事策略及其商业逻辑。通过对多个文化创业项目的实地考察、与创业者交流以及对相关文化产品的分析,剖析文化产品在市场推广中,如何运用叙事策略塑造产品形象,探究“真与假”的叙事如何影响消费者认知与购买决策,进而梳理出背后的商业逻辑。
(二)第二组:“她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该组聚焦乡村振兴中“她经济”的实践路径与成效,通过丰富案例与详实数据展示女性如何赋能乡村产业升级。深入乡村产业一线,调研女性主导或参与的各类产业项目,如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收集产业发展数据,分析女性在产业规划、运营管理、市场拓展等环节的独特作用,以及“她经济”模式对乡村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三)第三组:女性自组织模式的创业实践
该组以河北省三河市西柳河屯村女性群体为研究对象,细致聚焦她们如何通过自组织模式突破创业就业困境、实现赋能的过程。与当地女性深入交流,了解她们在面临创业就业难题时,如何自发组织起来,整合资源、互相支持。研究她们在组织管理、技能培训、市场对接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些自组织模式对提升女性经济地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积极影响。
三、田野调查之分享讨论
(一)每日复盘与完善
6月30日到7月3日晚9点,同学们都会认真梳理白天访谈资料,在朱晓佳老师和肖晴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研究。
(二)成果汇报与总结
7月4日上午,同学们通过PPT精彩展示成果,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汇报逐一进行专业指导与细致解答,此次三河实践之旅至此圆满结束。

(例会复盘)
四、总结收获
在本次实践周活动中,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样的实践场景深度融合,实现了知识的“落地生根”。从非遗制香、景泰蓝工艺,到葫芦文化产业、电商直播基地,再到社区治理与公共安全体验,同学们以专业视角深入观察、分析,用理论为实践指引方向,又从实践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真正做到了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见证了三河市西柳河屯村及周边地区在产业发展上的精彩蝶变。曾经或许只是脑海中的概念,如今已化作眼前蓬勃发展的现实场景。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同学们看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看到新兴电商产业为乡村经济注入的活力,更看到乡村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的稳步推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七天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遇到各种挑战,但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大家对乡村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此次实践周活动,注重将女性学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了女性学专业发展,助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极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服务妇女发展的使命感。同学们珍惜此次实践机会,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学人的学术追求和社会担当。
愿每一位参与此次实践的同学,都能继续带着这份对知识的渴望、对实践的热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持续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在广袤的社会天地间,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畏的勇气,书写属于新时代女性的壮丽篇章,彰显熠熠生辉的“她力量”,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