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召开研讨会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

发布日期:2025-08-30点击:发布人:法学院(中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究院)

2025年8月26日,“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虚拟教研室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会议紧扣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旨在深化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升妇女权益保障领域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效,推动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本次会议由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邢红枚副教授主持,教育部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明舜教授及中华女子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教师共同参会。会议围绕“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思政建设”主题开展。

会上,邢红枚首先带领大家重温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随后,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两位教师围绕虚拟教研室核心课程《妇女法》和《婚姻家庭继承法》作专题汇报:郝佳副教授介绍了《妇女法》课程思政设计,从课程整体设计、思政导向教学目标、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直观呈现如何在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讲授中,融入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展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主张,树立制度自信;但淑华副教授介绍了《婚姻家庭继承法》课程思政建设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法治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和婚姻家庭观。在互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课程思政实施难点、效果评价标准等议题深入交流。李明舜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充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首先要学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筑牢思想根基。他指出,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人梦想和中国梦建设有机结合,做好思想引领。

此次研讨会为妇女权益保障与法律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路径,也为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搭建了经验交流平台,有效发挥了我校在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对推动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