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权益保障动态资讯 (2025年6月)

发布日期:2025-09-02点击:发布人:法学院(中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究院)

法规政策


1.《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部门和国务院教育、电信、公安、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部门,起草了《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自6月20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区分违法和不良信息,其中第22条明确了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种类。《办法》作为配套文件,主要是细化《条例》第23条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的具体种类、范围、判断标准和提示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网信网,2025年6月20日)

2.福建打造高质量儿童医卫服务体系

福建省卫健委等10部门印发《福建省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四个维度作出具体部署,明确到2030年,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1.3人、床位数达到3.1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儿童“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福建日报,2025年6月29日)



实务动态


1.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抓手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6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从未成年人“四大检察”业务开展情况、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坚持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促进未成年人检察高质效履职办案、坚持立足检察职能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了对未成年人检察及司法保护工作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事件、典型做法和工作机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2025年6月16日)


2.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涉未典型案例

202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通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重磅公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深度宣介四川凉山禁毒工作成效经验,并就媒体记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此次发布的案例突出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司法保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法院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陈某颖利用未成年人邓某辰实施贩卖、运输毒品,将邓引入歧途;苗某坡向十余名未成年人出售右美沙芬;刘某明等人纠集未成年人贩卖并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含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电子烟”,人民法院依法对陈某颖判处死刑,对苗某坡、刘某明等人依法从重处罚,宣示了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决心。

(最高人民法院官网,2025年6月23日)


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上线一周年

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正式上线。2025年4月,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在“最高人民法院”项下增加“特色案事例”栏目,收录全国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特色审判,如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等工作的典型案事例,全面展现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截至6月1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已入库案事例共计239件,访问国家122个,累计访问量达26.67万次,检索量17.67万次。

(人民法院报,2025年6月13日)


4.江苏连云港:“归巢”工程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质效

为从源头上解决留守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缺失问题,自2023年3月起,东海县检察院启动涉案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工程,由检察院登记留守儿童家长就业意向等信息,县人社局结合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等进行岗位匹配,团县委、妇联等单位则发挥自身职能推荐适宜的公益性岗位。该行动重点开展四项工作:让涉案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努力解决未成年人留守和隔辈监护等问题;检察机关运用支持起诉等职能,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养育、教育、基本医疗等支持和服务,为孤困儿童“筑巢”;强化对涉案未成年人的跟踪帮教,让涉案未成年人“回巢”;牵头多部门建设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数字应用平台,以“数字赋能”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成年人“护巢”。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2025年6月26日)


5.广西平南: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三位一体”防护网

近年来,平南县创新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保护站+观护基地+法治驿站”“三位一体”防护网,实现法治教育有温度、司法保护有精度、社会协同有力度,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县域样本。

平南县司法局陆续为学校建设“互联网+”普法平台,便于师生自助学法。在平南街道第四初级中学法治教育基地,学生轻点电脑屏幕就可进入法律咨询页面,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今年2月,平南警方创设未成年人保护站。每天零点后,民警夜巡发现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或流落街头的未成年人,就护送到保护站。同时,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整治,加大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场所的处罚力度。警方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分级响应机制,对能联系到监护人或学校的,实施“警家校”三方交接;对失联家庭,实行点对点护送;对跨县市的,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协同属地部门跨区域联动,确保受保护对象安全返家回校。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2025年6月5日)


6.江西:帮助60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

江西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健全制度体系,延伸审判职能,凝聚工作合力,努力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江西高院高点谋划,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等工作指引,加强对全省法院的工作指导。2022年至2024年,江西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发放救助款1634.25万元,帮助60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发出司法建议300余份,发布促进家庭教育的规范性文件41件,建立指导机构60个,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1350次,发出家庭教育令6707份、人身安全保护令901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3365份。

(人民法院报,2025年6月12日)



研究成果


1.齐凯悦、张也苹:《论英国丧亲补助金制度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大连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

【摘要】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英国丧亲补助金制度改革以西奥班·麦克劳林案件为切入点,揭示其制度中存在的对非婚同居者及其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歧视性条款。英国在丧亲补助金制度改革进程中呈现出制度内容简化、覆盖群体扩大、完善复合型权益保障以及实证研究和司法实践支撑决策的协同机制等特点,重塑法律对丧亲未成年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可参考该制度,通过简化程序、细分体系、更新支付方式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双轨制”的未成年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框架。


2.肖琪:《“恤幼”思想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意义》,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我国当下对儿童的法律保护既有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也有时代发展的新特质。古代“恤幼”思想在刑事和民事法律制度中均有体现,但也深受家族伦理、阶级统治和制度体系的制约。当今时代“恤幼”思想的内涵实现了多维度的突破:在规范形态上,从治理理念转化成法律原则;在价值取向上,从家长本位转向子女本位;在刑罚观念上,从报应主义转变为矫正主义。此外,当今时代“恤幼”思想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未成年人,做到教育与惩罚有机结合。


3.户雅琦、周勇:《域外性犯罪未成年犯的评估矫治及其思考》,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近年来,性犯罪已成为我国在押未成年犯中的主要犯罪类型之一,对性犯罪未成年犯实施有效的监管改造是当前监狱理论界和实务界面临的紧迫课题。笔者重点梳理介绍了域外性犯罪未成年犯风险评估与矫治项目,前者包括临床式、精算式、结构化三种评估范式和J-SOAP-II、ERASOR以及JSORRAT-II等常用评估工具,后者包括认知行为—复发预防、自我调节、多系统疗法、积极性行为、美好生活模型等矫治项目。笔者在关注域外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就加强我国性犯罪未成年犯监管改造工作提出了思考建议。


4.王成成:《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研究》,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25年第7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犯罪结构的变化,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高发、频发态势,且具有犯罪案件类型化、犯罪形态团伙化、犯罪手段暴力化及成人化等特征。鉴于未成年人犯罪与生态系统理论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笔者以此为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维度检视未成年人犯罪样态。为有效弥合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应然与实然之现实鸿沟,围绕管理主体的多元协作、矫治措施的体系构建、数字平台的风险管控以及联合教育的融贯互通,形成治理合力以共同应对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张力,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术会议


1.第三届妇女儿童法治保障研讨会聚焦未成年人保护

6月7日,第三届妇女儿童法治保障研讨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中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汕头大学、云南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全国各地司法实务部门和妇联系统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围绕“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实践与挑战”深入研讨交流。研讨会设置了“未成年人犯罪防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实践”“未成年人保护实务”四个主题。与会专家认为,有效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强化前端工作,加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和专门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时效与实效。此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其内生原因,要重视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根基,提倡自由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模式,守好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底线。

(女院法学苑公众号,2025年6月15日)


2.湖南省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未成年人权益法治保障理论与案例”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6月21日,湖南省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未成年人权益法治保障理论与案例”研讨会在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南省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湖南省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湖南省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检察理论研究领域)承办。研讨会以“未成年人权益法治保障理论与案例”为主题,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推动未成年人矫治教育,促进检 察机关、共青团组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以法治力量持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湘大法学公众号,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