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抓手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6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下称“白皮书”)。白皮书从未成年人“四大检察”业务开展情况、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坚持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促进未成年人检察高质效履职办案、坚持立足检察职能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了对未成年人检察及司法保护工作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事件、典型做法和工作机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2025年6月16日)
2.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涉未典型案例
202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通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情况,重磅公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深度宣介四川凉山禁毒工作成效经验,并就媒体记者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此次发布的案例突出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司法保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法院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陈某颖利用未成年人邓某辰实施贩卖、运输毒品,将邓引入歧途;苗某坡向十余名未成年人出售右美沙芬;刘某明等人纠集未成年人贩卖并容留多名未成年人吸食含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电子烟”,人民法院依法对陈某颖判处死刑,对苗某坡、刘某明等人依法从重处罚,宣示了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决心。
(最高人民法院官网,2025年6月23日)
3.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上线一周年
2024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托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正式上线。2025年4月,为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在“最高人民法院”项下增加“特色案事例”栏目,收录全国法院涉未成年人案件特色审判,如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等工作的典型案事例,全面展现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截至6月1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已入库案事例共计239件,访问国家122个,累计访问量达26.67万次,检索量17.67万次。
(人民法院报,2025年6月13日)
4.江苏连云港:“归巢”工程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质效
为从源头上解决留守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缺失问题,自2023年3月起,东海县检察院启动涉案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工程,由检察院登记留守儿童家长就业意向等信息,县人社局结合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等进行岗位匹配,团县委、妇联等单位则发挥自身职能推荐适宜的公益性岗位。该行动重点开展四项工作:让涉案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努力解决未成年人留守和隔辈监护等问题;检察机关运用支持起诉等职能,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养育、教育、基本医疗等支持和服务,为孤困儿童“筑巢”;强化对涉案未成年人的跟踪帮教,让涉案未成年人“回巢”;牵头多部门建设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数字应用平台,以“数字赋能”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成年人“护巢”。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2025年6月26日)
5.广西平南: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三位一体”防护网
近年来,平南县创新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保护站+观护基地+法治驿站”“三位一体”防护网,实现法治教育有温度、司法保护有精度、社会协同有力度,打造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县域样本。
平南县司法局陆续为学校建设“互联网+”普法平台,便于师生自助学法。在平南街道第四初级中学法治教育基地,学生轻点电脑屏幕就可进入法律咨询页面,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今年2月,平南警方创设未成年人保护站。每天零点后,民警夜巡发现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或流落街头的未成年人,就护送到保护站。同时,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整治,加大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场所的处罚力度。警方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分级响应机制,对能联系到监护人或学校的,实施“警家校”三方交接;对失联家庭,实行点对点护送;对跨县市的,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协同属地部门跨区域联动,确保受保护对象安全返家回校。
(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2025年6月5日)
6.江西:帮助60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
江西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涉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健全制度体系,延伸审判职能,凝聚工作合力,努力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江西高院高点谋划,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等工作指引,加强对全省法院的工作指导。2022年至2024年,江西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发放救助款1634.25万元,帮助60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无痕”回归社会,发出司法建议300余份,发布促进家庭教育的规范性文件41件,建立指导机构60个,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1350次,发出家庭教育令6707份、人身安全保护令901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3365份。
(人民法院报,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