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金融行业发展新形势,把握金融机构最新业务特点及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以推进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2025年4月1日下午,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侯典牧、副院长吴保忠带领金融学专业教研室教师一行共10人赴北京农商银行四季青支行开展调研交流。北京农商银行四季青支行香山分理处网点行长梅茜、北京农商银行四季青支行个人金融部产品经理侯倩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国晓丽副教授组织。
座谈会开始播放了北京农商银行“金色时光”养老金融宣传片。梅茜行长随后重点介绍了北京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该行近10年来在养老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与业务探索。北京农商银行是2005年由北京市农村信用社改制成立的,2014年启动养老助残卡项目,开始为银发客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目前养老助残卡发行量已经突破600万张,实现了北京全市60岁以上客群全覆盖。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趋势,10年间,北京农商银行为老年客户精心打造了“金色时光”特色养老金融品牌,以养老助残卡为圆心,以优享、乐享、畅享、悦享为产品体系,发行“金色时光”品牌理财产品;推出“金色时光·阳光宝贝卡”联名账户等创新产品;加大信用卡、消费贷款等支持银发金融产品研发力度,推动“金色时光”成长为集优质产品、丰富权益和卓越服务于一体的标杆品牌。北京农商银行不断在适老化服务能力提升、特色银发场景生态建设等多个维度传递农商服务温度,提升了老年客户的金融体验与生活品质。
接着,梅茜行长和侯倩经理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分享了她们在财富管理与金融营销服务方面的经验与心得体会,提出在从事财富管理、金融营销服务中要做到:首先是产品自信。要对自己银行的金融产品充分熟悉和了解,相信自己金融产品对客户的价值。其次要具有专业深度。要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充分了解客户的特点与需求,凭借专业功底为客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金融产品,实现共赢。再次高度重视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不是一次性的,要注重与客户进行情感的维系和交流,开拓为客户提供基于金融服务的附加服务支持和情绪价值。总之,财富管理与金融营销服务是在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金融服务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稍后,双方围绕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需求变化、金融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特色、财富管理与养老金融服务方向的课程设置及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讨。双方表示后续有机会再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本次调研活动中,教师们均表示收获很大,对金融学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很有启发,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其一,积极顺应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特点,深度融入金融科技要素,增设相关前沿课程;其二,不断深入探索财富管理与养老金融服务方向金融人才培养的特色,构建"数字技术+金融服务+养老规划"的跨学科课程;其三,创新产教融合机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金融科技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载体,系统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